86.jpg  

*此片首輪時台南沒有上檔,我在二輪片時期觀賞,是一齣笑中帶淚,淚中帶笑的異類音樂片。片中音樂雅俗共賞,不會讓你太有距離感。劇情雖誇張,甚至有些場景簡直是鬧劇了,但圓夢的勇氣讓人動容



故事從莫斯科劇院的樂團練習揭幕,當莫札特第21號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的悠揚樂音繚繞於劇院中,一雙指揮的巧手隨著旋律極富情感的律動,優雅而精準,此時觀眾深深被吸引,情緒浸淫於動人音樂時,突然 機鈴聲響起!原本幽暗的劇場頓時大放光明,剛剛巧手指揮的主人張皇失措離開劇院二樓並快閃離開。這位就是三十年前蘇俄波修瓦樂團(Bolshoi orchestra)鼎鼎大名的指揮家安德烈菲力波夫(Aleksey Guskov飾演),因為政治因素,他被取消了音樂家的頭銜,現今僅是劇院中的一名清潔工。今昔對比,情何以堪。而這般鬧劇般的開場也成了本劇不時出現的模式。



正當安德烈專心擦拭劇院交響樂團長辦公桌時,一封由法國巴黎夏特雷(Chatelet)劇院團長的邀請傳真緩緩輸出。安德烈心中帶著強烈的歡喜與慾望拿走了此封傳真,他想要自行召集樂團前往夢寐嚮往的夏特雷表演廳,以圓三十年來日日夜夜在心中沸騰的熾烈願望。



安德烈有一好友沙夏,原本強力阻止他此般惹禍上身的行為,但由於沙夏也是一名大提琴樂手,看到安德烈多年未現的熱情在雙眼中熊熊燃燒,他也被說服,並且陪伴在安德烈身旁找尋失散各地的樂團好友。這些音樂家朋友從事著五花八門的奇異工作,除了安德烈是清潔工,沙夏是救護車司機,另外則有搬家工人、為A片配樂 的錄音師、市集小販、博物館員工……安德烈與沙夏費了一番功夫才召集了55位團員。雖然這些音樂家為了生活奔波久未演奏,但就如片中所說「學習樂器就像騎腳踏車一樣,學會了就不再忘記」,稍做練習之後人人都能很快的達到往日的水準。



安德烈尋求昔日同儕現今的俄共書記伊凡協助,克服了金錢上的困難,準備大舉進軍夏特雷劇院。他構思樂團演奏的曲目正是三十年前在舞台上指揮而被迫中斷的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他並要求當今法國樂壇的小提琴手安瑪莉賈奎〈法國女星梅蘭妮‧洛宏 Mélanie Laurent飾演〉與之合作,在表演中擔任獨奏。劇情循線而下,恍然大悟這樣的要求是有私人理由的。安瑪莉的母親蕾亞年輕時曾是安德烈樂團中首席小提琴 手,她因安德烈的賞識與器重,狂熱的練習小提琴。後來蕾亞因猶太人身分被遣送時,安德烈請一位法國的音樂系學生利用大提琴盒「走私」了嬰兒安瑪莉,這位音 樂系學生後來也成為安瑪莉的守護者與經紀人。



這支臨時組合的樂團到了巴黎後,團員幾乎各個脫序不羈、不見蹤影,安德烈甚至無法召集這些人進行彩排,興起了軒然大波......所幸團員還是在最後一刻 全上了舞台。安德烈拿著三十年前在舞台上被折斷又自行黏合的指揮棒,看著熟悉的團員與樂器,揮舞出用靈魂精煉出的樂章。此時,在安瑪莉忽而緩慢低沉、忽而 急促高亢的優美旋律中,對照出母親蕾亞被囚禁在集中營,於大雪紛飛的西伯利亞雪地上,日日以想像徒手演奏小提琴,最後終於不敵生活與病痛交迫而香消玉殞的影像。音樂的魔力已進入音樂家的身體,直入靈魂深處,或許從另一個角度而言,也是非凡的幸福吧!



本劇很明顯的還諷刺了政治爭鬥下犧牲了至高藝術的盲目,同時也用戲謔的手法表現出猶太人、吉普賽人和走過俄國舊制底下的民眾特殊的思維與生活方式。



導演運用莫札特鋼琴協奏曲和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貫穿全劇是經過設計的,因協奏曲的旋律浪漫、輕柔,弦樂悠揚聲中能觸動你的心弦;此外,吉普賽人熱情洋溢、強烈節奏的樂曲;法國配樂大師Armand Amar的迷人弦樂,讓大眾皆能陶醉其中,在身心疲憊時也非常具有療癒的效果喔。

arrow
arrow

    Emi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