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jpg  

 

以二戰為題材的戰爭電影比例頗高,相較之下,以一戰為背景的電影就不多了。羅素‧克洛初執導演筒的《伊斯坦堡救援The Water Diviner》在取材上與故事性上和其他戰爭電影做了明顯區隔,內涵上亦兼具了距離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土耳其加里波利戰役Battle of Gallipoli)一百年的時代意義。

 

澳洲農人約書亞‧康諾Connor羅素‧克洛 Russell Crowe與妻子、三個兒子安居樂業於家鄉樂土。一戰爆發時兒子們參與征戰,1915年三個齊上戰場的兒子魂歸土耳其加里波利戰役。四年後妻子傷痛自殺身亡,約書亞展開土耳其尋子屍骨之旅。

 

約書亞在旅館老闆娘愛希Ayshe(歐嘉‧柯瑞蘭寇 Olga Kurylenko)與土耳其哈山少校Major Hasan伊瑪茲厄多根 Yilmaz Erdogan的多方協助下,不但找到兩個身亡兒子的遺骨,還得到大兒子亞瑟ArtRyan Corr)可能尚存人世的訊息,這位父親能否找到大兒子以重繫天倫之情?

 

 89.jpg  

 

《天方夜譚》一千零一夜)中魔毯的故事貫穿全劇(註),也是約書亞與三個兒子精神上的重要連結。

 

開場不久,約書亞努力開鑿水井辛苦工作一天後,妻子仍要求他去為三個兒子說床邊故事。約書亞滄桑的聲音說著魔毯的飛天魔力與咒語,鏡頭一轉,各擺著一套衣服的三張空床躍入眼前,三個兒子已經不在這個家了「三張空床」揭示了征戰兒子不復返的殘酷事實,兒子為何未乘魔毯歸來?意象充滿悲傷。

 

澳洲的氣候瞬息萬變,更有嚇人的沙塵暴。一天,三個年紀尚小的兒子出外獵兔,沙塵暴來襲,約書亞快馬奔騰迎向沙塵暴要救兒子,待找到兒子時,三個兒子已被沙塵暴襲擊仆地難起,約書亞拿著大方巾鋪向三個兒子,在布巾裡頭講述魔毯神奇力量,四人同時呼喊咒語「譚古」,在千鈞一髮中逃過一劫。大兒子亞瑟也在此刻學習到照顧兩個弟弟的重要責任與擔當。

 

三個兒子一起上戰場,在戰場上相互照顧共進退,當亞瑟被敵軍擊倒,兩個弟弟立刻前來支援,但不久槍彈穿身,亨利立即死亡,愛德華則傷重呻吟不已。愛德華請求亞瑟終結他的生命,亞瑟顫巍著手扣下扳機時,兩兄弟齊喊咒語「譚古」,讓魔毯帶愛德華返回故鄉。

 

從澳洲千里迢迢遠赴土耳其的約書亞,不屈不撓尋覓三名愛子的蹤跡,更宛如乘著魔毯找尋奇蹟與見證神蹟的父親

 

 90.jpg  

 

觀看此劇要對土耳其這場加里波利戰役的背景做些了解。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協約國英國、法國、日本、俄國、義大利和中國擔心鄂圖曼帝國投向德意志帝國(此二國為一戰時的同盟國)進而封鎖黑海出口,於是對土耳其內海達達尼爾海峽發動攻勢,以期打通伊斯坦堡海峽。

 

1915425日,協約國先後有50萬軍隊登陸土耳其加里波利半島,其中包括了前往支援的澳紐軍團屬大英帝國,由於不擅夜間作戰,登陸地理情資也有錯誤,協約國在加里波利半島之役土耳其此戰稱為恰納卡萊之戰損失慘重而退出戰場,雙方約13萬人因此役喪命,是一戰初期最血腥的戰爭。

 

191512月澳紐聯軍棄甲拋戈,土耳其贏得暫時的勝利,但1918年加里波利半島又被協約國的海軍艦隊攻下。

 

戰爭的產生是環環相扣的,今日是強國攻打他國,他日成弱國就被侵略。這也是一種冤冤相報的惡性循環。

 

土耳其的前身為鄂圖曼帝國,從15世紀開始即對其他國家進行大規模與長期的征服及擴張領土,極盛時期勢力曾達歐、亞、非三大洲,後來歐洲國家紛紛強盛,鄂圖曼帝國19世紀初才漸趨於沒落。鄂圖曼帝國一戰時期加入了同盟國,結果戰敗,帝國隨即土崩瓦解而促成現代土耳其共和國的誕生。

 

換而言之,鄂圖曼帝國強盛之時對他國略地侵城,待他國壯大時又豈能讓鄂圖曼帝國安逸度日?土耳其在一戰期間國土遭協約國蹂躪算是戰爭宿命的輪迴。

 

 91.jpg  

 

攝影師安德魯‧萊斯尼Andrew Lesnie的功力真是了得,沙塵暴來襲時,約書亞騎馬奔向沙塵暴一幕劇力萬鈞;澳洲廣袤平原景色變化萬千,傍晚時刻,天邊雲彩幻化無邊魔力映照大地,如美酒香醇醉人;土耳其的圓頂建築、傳統服飾、熱鬧市集,洋溢華麗的異國風情;更有一戰的壕溝之戰、希臘進攻土耳其的激戰,慘烈激昂聲勢懾人。這些令人驚嘆連連的影像成就,無疑也幫羅素克洛交出了美好的初導成績單。

查資料時發現曾於2001年以《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獲得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的Andrew Lesnie已於2015年4月27日因突發心臟病去世,享年59歲。

 

作曲家大衛‧希爾什菲爾德David Hirschfelder配樂含括戰役時空的史詩壯闊、土耳其異國民俗風情,古典弦樂與鋼琴樂音飽滿,其音樂元素豐富繚繞,聆聽時精神層次跟隨提昇,愉悅欣喜。

 

本劇的戰爭場景比預想的多更多,戰場皆在土耳其境內,除了一戰著名的壕溝之戰,還有1919年希臘攻打土耳其的戰中戰,一場場戰役猶如《天方夜譚》裡的戲中戲般層層相疊。

 

這些戰役的場景雖沒有特別盛大,但導演捕捉到緊張驚悚的氛圍,將戰爭時刻的迫切感營造得十分到位,尤其是希臘軍與土耳其軍於火車旁的對戰與逃亡更是驚險刺激。此外,亞瑟上戰場前與同伴開心騎馬呼嘯歡呼而去的身影,映襯出上戰場後三兄弟倒臥於血泊中的悲慘;弟弟愛德華受重傷彌留前的聲聲淒厲哀號令人不忍卒聽;前後簡約幾幕便將戰爭的無情與折磨書寫得動魄驚心。

 

戰役之外,再加上要描述約書亞的家庭與心境、伊斯坦堡旅館女主人愛希與小叔之間的家族互動、土耳其軍官哈山少校與同儕對國家民族的奉獻、哈山少校對唯一一位冒險來土耳其尋找兒子屍骨的父親約書亞的協助,以及戰爭國家彼此永不停止的戰役輪迴、戰爭國之間人民的對立與化敵為友的轉化,千絲萬縷支線龐雜。導演的敘事能力精湛,除了尋兒故事主軸外,倒敘插敘交替,將這般複雜版圖的故事展演得流暢動人,也在這個美麗奇情的故事裡,傳達了人性的善與崇高價值觀。

 

參與戰爭的士兵有時是無奈的,戰場上的敵人,待戰爭結束後,可能成為友人,如約書亞與哈山少校。戰爭設立了一條界線:進入,為敵;出界,為友。本非仇人卻因戰爭而需互相殘殺,是戰爭史上源源流傳不絕的悲慘事蹟。

 

 86.jpg  

 

編劇安德魯‧奈特Andrew Knight和安德魯‧安納斯塔西歐Andrew Anastasios編寫了父親尋子感人的故事,也使用了許多象徵與意象來延展故事主軸:魔毯、三張空床、沙塵暴、騎馬越行越遠、咖啡算命、十字架、水車、井水與湍流河水亞瑟的日記…讓電影更顯人文風情、瑰麗斑斕。

 

然而,不諱言的,編劇也在原本難以圓滿的故事裡灑了許多糖霜啊,其一,在澳洲家鄉未曾感應兒子有活命可能的父親,在土耳其非常明確的感受到亞瑟仍活於世上而積極前往救助,夢想太脫俗;其二,土耳其哈山少校幫助約書亞到不遺餘力的境界,態度太超然;其三,一戰死亡人數約3700萬,失蹤人數約800萬,能找到亞瑟且還活於世上還能於砲火中全身而返,過程太神奇;其四,約書亞與旅館老闆娘滋生情愫且有美滿依歸,結局太甜蜜。

 

對於我這種傾向理想又浪漫情節的觀眾而言,當然喜歡這樣的劇情啦,但對於真實世界而言,這般拔地參天的「希望」之樹卻是很難開枝散葉的,這般甜美的果實也是難以熟成的吧!

 

 88.jpg  

 

片名The Water Diviner除了指在澳洲會探勘水源挖掘水井的農人約書亞外,我認為還可以包含旅館老闆娘愛希的咖啡預言,她已知約書亞能找到兒子,也知道約書亞會重返伊斯坦堡旅館找她。說起來,這真是一個飄揚於殘酷戰爭時空,卻飄落於詩意浪漫愛情國度的奇幻故事啊!

 

 

註:魔毯來自於《天方夜譚》裡的故事《三位王子與諾妮赫公主》,三位王子同時愛上沒有血緣關係的國王養女諾妮赫公主,於是國王決定要他們三人遠行尋寶,誰帶回來的東西最珍貴,公主就和誰在一起。於是三位王子各自離去,大王子找到了一張飛天魔毯,雖然最後沒有與公主共結連理,但搭乘魔毯快意環遊世界。

 

 

 

arrow
arrow

    Emi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