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jpg   

 

本片改編自納森尼爾‧菲爾布利克Nathaniel Philbrick出版於2000年的著作《航向長夜的捕鯨船:白鯨記背後的真實故事In the Heart of the SeaThe Tragedy of the Whaleship Essex》,而此書又師承赫爾曼‧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出版於1851年的《白鯨記Moby-Dick》,且註明為幕後真相延伸版。《白鯨傳奇:怒海之心》影片等同綜合了兩本海洋文學的精髓,描寫捕鯨船船員在浩瀚大海中與抹香鯨對抗、與未知命運搏鬥的驚險歷程以及人性的試煉。

 

 130.jpg  

 

故事開始於1850年,作家梅爾維爾Melville(班‧維蕭 Ben Whishaw)自從聽聞過南塔克特島捕鯨船「艾塞克斯號Essex」與巨鯨纏鬥造成一連串災難的遭遇後,心中受到這個海難傳奇的頻頻召喚而登門請生還船員湯馬斯‧尼克森Thomas Nickerson(布蘭頓‧葛利森 Brendan Gleeson述說從頭,他欲將此傳奇書寫成書完成心願,並效法心儀作家納撒尼爾‧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50年的著作《紅字The Scarlet Letter》)的文采,梅爾維爾則於1851年寫就《白鯨記》。

 

這艘「艾塞克斯號」捕鯨船於1820年出航,經過重重艱難考驗後,少數僅存的船員將近兩年才返回家鄉。那麼,為甚麼會有專門捕殺鯨群的捕鯨船呢?原因就是要取鯨群的鯨油。當代,人們發現鯨油可以做為照明和工業用油脂,美國因而跨出進步文明一大步,鯨油在當時的價格節節高升,讓出航捕鯨活動蔚為風潮。然而,因捕鯨船的大肆虐殺,讓美國近海的鯨群銳減,於是,為了要捕鯨就將船越開越遠,也埋下眾多難以掌控的危機因子。

 

124.jpg   

 

編劇群功力不凡,導演朗‧霍華 Ron Howard於船員尼克森的倒敘中,架構出這個驚心動魄又逼人熱淚的捕鯨災難事件,故事的起承轉合條理分明、流暢明快。海上的暴風雨與殺鯨搏鯨場景雖是特效,卻幕幕逼真震撼令人無法喘息;一小一大兩隻聰明抹香鯨分別使用拉曳繩索及跟蹤攻擊「妙招」,著實印象深刻;初始的捕鯨船獵殺抹香鯨到後來的巨型「白鯨」襲擊船員,獵人與獵物間的角色轉換凝聚出對峙張力及驚悚氛圍。

 

 120.jpg  

 

配合風向讓大帆和副帆張揚與收起、隨著暴風調整風帆讓船身直立等技術十足吸睛;剖鯨取鯨油一段可說是大開眼界,少年進入鯨的身體內取鯨脂更是一絕;「艾塞克斯號」翻覆前映照出船板上抹香鯨繪圖,令人慨歎一艘捕鯨船時代的結束…所謂見微知著,這些細節都讓人見證導演的知性與細膩。此外,在大自然無情摧殘中的人性考驗中不涉及道德批判;在人與鯨的對抗中,由特寫的眼神輝映出兩者之間的相知最是動容。

 

125.jpg   

 

音樂隨著劇情巧妙的變換,喜悅歡欣、憂傷恐懼皆有之,更烘托出海上冒險犯難的磅礡氣勢與巨型抹香鯨的神祕詭譎,是一場精彩無比的聽覺饗宴。原以為是熟悉的作曲家所創作,當西班牙配樂家洛克‧巴紐斯Roque Baños名字出現時讓我很驚訝,認識了優秀的作曲家,這是觀影的另一種收穫。

 

就算有些瑕疵(稱尼克森為唯一生還者有些故弄玄虛、尼克森的年齡太老不符合年代設定、結尾稍顯倉促平淡),但因為有流暢的劇情、動聽的配樂、搶眼的特效與表現精湛的演員群來共同成就這齣戲,絕對是值得到大戲院觀賞的好戲。

 

121.jpg   

 

【男性情誼~~亦敵亦友的可敬對手】

 

這是一齣十足陽剛的影片,劇中對於船員之間的情誼有完整的描述與展演。從出航時的充滿歡樂希望、遇到暴風雨時的相互扶持、捕鯨時的同心協力、遭受巨鯨突襲時的同心同德、在海上漂流時的同舟共濟,這些「艾塞克斯號」船員們如父、如兄、如弟,將彼此視為生命共同體,除了一些無傷大雅的爭執,幾乎沒有小人、惡人之流,連海上漂流一陣時日後缺乏食物時都能在眾人同意後想辦法和平解決。

 

其中,對船長與大副兩人的性格與特殊情誼有深入刻劃,誠如尼克森所言,「艾塞克斯號」的故事就是與這兩個男人有關的故事。

 

「艾塞克斯號」船長喬治‧波拉德George Pollard班傑明‧沃克 Benjamin Walker)是因家族捕鯨淵源與雄厚資金而當上船長,雖具學識卻無實務經驗。剛上船,他看見大副歐文‧契斯Owen Chase克里斯‧漢斯沃 Chris Hemsworth)受船員們敬重愛戴,怕地位受到威脅而心生恐慌,於是刻意在問話中挑起階級意識挫其威風,又在暴風雨後強定其罪。

 

大副歐文出身低,算當地化外之民,父親為求取功名卻鋃鐺入獄,讓成年後的歐文雖有高人一等的膽識與捕鯨絕技仍無法當上船長,僅能屈居大副一職。他明瞭船長和他之間心存芥蒂,但因有捕鯨壓力,兩人暫化干戈為榮譽,於是將捕鯨船越開越遠。

 

129.jpg   

 

環境與際遇會讓人展現真實的性格,一開始的敵對者,卻成為後來相知相惜的朋友。

 

歐文對於年紀最小的船員尼克森湯姆‧荷蘭Tom Holland)照顧有加;對於喬治無理指責時能放下個人恩怨以大局為重;在好友馬修Matthew Joy席尼‧墨菲 Cillian Murphy)受重傷時強忍悲傷安慰照料,還信守承諾在生還後回到孤島尋找馬修;當船東們想掩蓋事實另造謊言時他拂袖而去,不因利益而與之同流合汙。

 

喬治對於歐文在「艾塞克斯號」上捕殺巨鯨造成大船起火燃燒沉沒的連鎖災難,不但沒有非議他還攬下責任;在海上漂流時,為了存活船員抽籤決定犧牲人員,喬治抽到死亡籤未因貴族身份耍賴逃避;生還後的審判,喬治則向歐文的誠實看齊,據實以告船難發生原因。

 

他們倆人在災難中與災難後所顯現出的正直高尚人格,讓彼此成了對方可敬的對手。

 

 119.jpg  

 

【未知命運中的人性試煉】

 

除了本片,近幾年關於遇海難在海上漂流的文學電影有《少年PI的奇幻漂流 Life of Pi 》、《永不屈服Unbroken 》,漂流於汪洋中看不到來往船隻看不到陸地的焦慮、痛苦、絕望,讓人心酸;長期缺乏飲水與食物的形容枯槁與死亡,更是讓人不忍卒睹。相對於《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對於「吃人」一事的隱晦,《白鯨傳奇:怒海之心》則由船員的生存本能中直白演繹了。

 

心神不安與身體飢餓缺水交相逼迫下,不管生或死,船員們再也無法保有榮譽與尊嚴。有船員因難以支撐而斷了氣息,其他船員默默將屍體當成食物處理分配;沒有屍體,就用抽籤方式決定,誰抽到死亡籤就以槍自絕,再讓其他船員果腹以維持性命;這是真實的海上煉獄。

 

128.jpg   

 

為了活命,只能分食屍體;為了活命,只能抽籤槍殺垂死邊緣的人;在無情大海上,在殘酷命運前,拋棄了固守的價值觀道德感,船員們昧著良心成為冷酷的活死人。因此,生還的尼克森不敢把此事說給任何人聽,在那段時日,他是野獸。

 

稍稍值得堪慰的是,大家會為這些死亡船員屍骨舉行簡單海葬;不忍船長喪命的表弟自殺而留表哥性命;雖然都在瀕死邊緣但仍保有基本節操未曾大欺小、強欺弱。這些,無疑是悲慘動盪命運中的點點人性星光。

 

122.jpg    

 

【獸性靈性的對決】

 

海明威《老人與海》一書中敘述老人在海上航行八十多天後終於釣到一隻大馬林魚,老人與大魚對抗的時間裡,越發尊敬這條不屈服的魚,感佩之心油然而生。他與大馬林魚纏鬥三天兩夜後終於制伏牠。

 

捕鯨船上的船員都有認知要獵捕對抗的是海洋巨型生物鯨,尤其是自覺僅擁有捕鯨技術的歐文,他對於捕鯨一事視如呼吸一般理所當然,鯨群讓他得以成為未來的船長,為將來帶來豐厚資產,是重要生活命脈。他未曾想過放棄獵殺抹香鯨,未曾覺知自己的貪婪與自大。

 

因此,談論抹香鯨獸性大發,摧毀船隻讓船員死傷無數猶如海上惡魔時,從另一個角度觀之,人類為了自身利益殘酷的追殺與其無怨無仇的鯨群,又何嘗不是牠們眼中的惡魔?那麼,具有獸性的又何止是鯨群?擁有決定權的人類其邪惡更超越鯨群千倍萬倍。

 

127.jpg  

 

就如《老人與海》名言「可以被摧毀,不能被打敗」,巨大抹香鯨摧毀「艾塞克斯號」造成多人死亡,歐文震驚之餘也升起接受挑戰決心,無畏無懼迎向前去,將「白鯨」當作必殺目標。當兩造的獸性齊發,兩敗俱傷。

 

航程中的第三個月,歐文獵殺第一隻抹香鯨,當牠力竭殆盡噴出鮮血時,滿臉鮮血的歐文欣喜中又有一絲愧疚,彷彿感受抹香鯨的悲傷;於是,當聰明狡猾的「白鯨」會跟蹤他們好幾個月而伺機復仇,歐文對牠刮目相看,也看出他們之間「對等殘暴與冷血」的同質性;另一方面,歐文更體悟到這隻「白鯨」與眾不同的靈性,如《老人與海》中的大馬林魚。

 

 123.jpg

 

成長背景截然不同的喬治與歐文,遇到災難時的想法也相異。喬治認為人類是上帝創造出的塵世之王,理應受到上帝眷顧並無畏無懼迎向任何挑戰;而遭遇一連串不幸的歐文則省思在大自然前,人類是渺小的,是nothing,應該學習謙卑;這樣的思維,轉化了他與「白鯨」之間對決的模式。

 

巨型「白鯨」終於再度游向顛簸小船,歐文蓄勢待發,喬治在旁搖旗吶喊。當歐文有機會以鯨叉刺向抹香鯨時,他看到傷痕累累的鯨身,看到鯨的眼神映射出人類的殘忍,歐文遲疑了不忍了,此情此景竟有一股荒謬,以捕鯨為傲的他刻意放掉獵殺「白鯨」的機會。就在此時,歐文獸性消失,靈性出現;而「白鯨」回望一眼擺尾游離他們的小船,未再予以攻擊,何嘗不是他昇華的靈性?

 

自始至終,浩瀚海洋並不屬於人類,應學習與海洋生物共享。在這場人與鯨的對決中,歐文理解了對萬物生命的尊重。後來,歐文則成為「商船」的船長。

 

118.jpg   

 

聽完了故事,尼克森送梅爾維爾到門外,聊起陸地上竟找到了「油」(石油)真是不可思議。在此結束有些耐人尋味啊!「油」是高經濟價值的資源,也是人類貪婪的來源,於是,油源之爭從海上回到陸地上。

 

 

 

 

arrow
arrow

    Emi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