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jpg  

 

著名英國作家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創作的推理小說《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於1934年出版,屬於她寫作生涯中前段的作品,今年已是第四次改編搬上大銀幕。

 

此部小說能流芳近一世紀,主要特色之一是書中人物所搭乘的「東方快車Orient Express」由伊斯坦堡到巴黎,貫穿東西橫跨了歐洲大陸,充滿異國情調使人嚮往;之二是獨樹一幟的特殊結局,頗能啟迪大眾對情理法之間平衡點的思索。

 

144.jpg   

 

【原著與電影】

 

小說以第三人稱敘寫,內容由三個部份構成:事件、證詞、赫丘勒·白羅的靜坐思考。重心是謀殺案發生後比利時偵探赫丘勒·白羅Hercule Poirot的探查,以及他與列車上嫌疑乘客的對話,看Poirot從混沌案情中抽絲剝繭,一步步走向揭開真相之道。

 

書中因人物眾多極易混淆,但作者Agatha Christie生動描寫出這些人物的外表、舉止、言談,使他們栩栩如生躍於紙上,另藉Poirot之手畫出每個人的包廂位置,寫下每個人的重點證詞,讓讀者能記憶列車上重要角色特徵和謀殺事件的時間進程。因此,閱讀過小說對電影劇情亦能快速掌握,未閱讀者則能享受推理的燒腦樂趣,算是各有優點。

 

137.jpg   

 

原著以主角Poirot的視角敘事,電影亦然。此改編版中的角色與原著大致相同,僅在年齡、職業上做少許更改,較大的更動是小說裡一名時常在Poirot身邊的康斯坦丁醫生融入於阿布思諾上校的角色中,而原本冷漠疏離的伯爵作風變得激進,不過,他兩次為了保護愛妻的張狂舉動實在突兀(對拍攝記者的迴旋踢讓人傻眼)

 

143.jpg   

 

為了有別於小說中的冗長對話和封閉車廂空間,電影中的Poirot在進行列車上可疑人物的問話時會變化場景與方式,製造一些緊張衝突,不過前段問案過程仍有些無趣,倒是東方列車的造型與內部擺設極具真實感、列車行駛於冰天雪地大陸中的壯麗景象讓人無比驚豔,尤以雪崩一景更蔚為大觀。

 

既然是多次改編,必得端出與眾不同的新意來和之前的影視作品做區隔,但過與不及同時考驗著導演與編劇的智慧。編寫過《羅根Logan 》大獲好評的麥可·葛林Michael Green,對於新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多元支線的處理依然有過人之處,略述如下~

 

138.jpg     

 

開場在耶路撒冷「哭牆The Wailing Wall」的辦案勾勒出大神探Poirot的聰明機警;伊斯坦堡美景雖是驚鴻一瞥卻烘托出東方列車的獨特;「阿姆斯壯家庭悲劇」與「謀殺集團犯案經過」的兩段插敘以黑白影像呈現,不但力道強烈,亦透出因果循環的況味。Poirot拿著昔日戀人相片緬懷看似無意義,卻映照出他心中柔情感性的一面,有別於探案時的理性與冷靜,也讓他更具有溫暖人性,呼應出感人結局。

 

139.gif  

 

135.jpg  

 

最出色的無疑是末段Poirot揭開謎底真相一幕。收場雖與原著相仿,但加入的隧道橋段則提升了本劇的質感,視覺與意象的衝擊饒富興味。隧道中的十二名嫌疑犯倚坐在長桌邊,其構圖與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最後的晚餐》壁畫神似,此景與曠世奇作圖像互文,代表Poirot對十二人罪行的公審,亦透出十二人自組為「陪審團」審判惡人Ratchett與執行私刑的決心。

 

小說中Poirot說出謬誤與正確的兩個版本推理後,輕易的以第一版本「犯人逃脫」作為結案。電影中的Poirot內心則承受極大的掙扎,他最後將手槍丟向長桌當作人性試煉,也當作兩個版本的選擇依據,此幕令人震撼,亦使「經典改編」具非凡意義。

 

134.jpg   

 

劇中人物眾多,老將、中青、新秀一字排開,演技雖各自精采但戲份都不多。導演肯尼斯·布萊納Kenneth Branagh亦是主角Poirot,前段口條有些奇怪,越後段則越有偵探魂。戲中亮眼者有二:一是黛西·蕾德莉Daisy Ridley飾演的家庭教師,外表嬌俏美豔、風采迷人;二是湯姆·貝特曼Tom Bateman飾演的列車董事Bouc布克先生,台詞意外的多,也十足搶戲。

 

 142.jpg  

 

【靈魂的碎片】 

 

天才神探赫丘勒·白羅Hercule Poirot(肯尼斯·布萊納Kenneth Branagh)邏輯推演能力強大卻有些神經質,雞蛋溫度要固定還要長得一般高、維持工整的八字鬍造型、要求他人領帶擺正…也正因如此,他的知覺異常敏銳,能看人所看不到,思考他人忽略的細節,他的眼中自有萬物正常模樣,只要事物脫序就會如牆上的裂縫讓他有所感應。但是,東方快車上的謀殺案因死者身上刀傷深淺不一,又因線索過多指向的可能涉案者越來越多而令他迷惑且傷透腦筋。

 

140.jpg   

 

直到Poirot確認死者雷契特Ratchett(強尼·戴普Johnny Depp是幾年前綁架美國阿姆斯壯上校的女兒黛西並撕票的惡棍卡賽第,再發現到列車上的多名乘客似乎都與此案有某層關連後,他的大腦開始朝向多人涉案角度去思考,果然突破思維障礙,理清糾葛頭緒。

 

因這起小女孩的綁架撕票案,前後竟死了五個無辜的人,進而傷了許多人的心。無良罪犯Ratchett卻得以逃離法律制裁逍遙自在,這個結果對五個死者的家人、朋友、下屬而言憤恨難平,椎心刺骨的傷痛撕裂靈魂,他們內心難以平靜、生活無法繼續,於是以化名為Hubbard赫伯德夫人(蜜雪兒·菲佛Michelle Pfeiffer)的黛西祖母為首,組了十二人復仇團,對惡人Ratchett展開報復,讓他血債血還。

 

 142.jpg  

 

【真正的凶手】

 

Ratchett上了東方快車第二天即被尖刀刺死,看似天衣無縫的謀殺布局,卻又因為過於縝密而讓Poirot漸漸起了疑心,一是故意留下明顯的線索,如死者包廂開著窗戶、菸斗通條、繡有H字樣的手帕、紅色睡袍…這些物品卻又指向不同的嫌疑犯。二是只要Poirot發現可疑嫌疑犯並進行詢問時,就必定會有另一名乘客出來作證為其開脫嫌疑。

 

145.jpg   

 

讓人百思不解的情況幾度困惑了Poirot,但當Poirot找到嫌疑乘客與阿姆斯壯上校家庭的交集點後,也尋得Ratchett遭害的動機,盤根錯節的疑點逐漸明朗,罪犯群亦呼之欲出。

 

悲傷往事啃噬十二名親友的心,進而讓他們集體謀殺了Ratchett真相大白,Poirot心中天平的兩端,一邊是對正義真理的捍衛,另一邊是對涉案者的憐憫,面臨偵探生涯中最棘手的決定。

 

133.jpg  

 

Poirot是個有堅定信念的人,他認為事情非黑即白,沒有灰色地帶,但是這件謀殺案的內情卻動搖了他的想法,人性複雜、世事沒有絕對,他要成全非文明的私刑正義或是讓十二人接受法律制裁?當存在於灰色地帶的道德兩難出現時,他該如何抉擇呢?

 

黛西祖母拾起手槍往自己脖子扣下扳機,準備犧牲個人性命保全其他十一人的生存權,這一個舉動,讓Poirot決定傾聽內心,找到不平衡中的平衡,他向警察交出第一版本答案,私下赦免十二個傷心人的罪。

 

除了心靈破碎需要療癒的十二人,真正的凶手還包含了Ratchett那邪惡殘暴的禍心、不公的司法與失控的正義。多年前阿姆斯壯上校請託Poirot協助的信,他終於用行動回覆了。

 

 

arrow
arrow

    Emi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