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jpg

 

一般記者跑新聞追時事已經不是件輕鬆的事,身於戰火最前線的戰地記者除了報導交戰區消息外還要躲槍彈炸藥,更是命懸一線的極限工作。戰地女記者瑪麗·科爾文Marie Colvin在戰場上槍裡來火裡去數年,最後於2012年將自己奉獻給敘利亞霍姆斯這塊苦難的大地,其勇氣與毅力令人敬佩。   

  

 276.jpg

 

導演馬修·海涅曼Matthew Heineman擅長拍紀錄片,探討具衝擊性的社會議題,2015年曾以《無主之地Cartel Land》入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獎」,2017年則以《幽靈城City of Ghosts》奪下美國導演工會獎的「最佳紀錄片導演獎」。

 

他受到作家瑪麗·布倫納Marie Brenner2012年發表的文章〈瑪麗·科爾文的私人戰爭Marie Colvin’s Private War)啟發而拍攝《私人戰爭》,這是他的首部劇情長片,為了呈現真實感,選擇烽火區中東約旦拍攝戰爭場面。

 

266.jpg   

 

馬修·海涅曼秉持拍紀錄片的人文精神拍攝此傳記電影,忠實敘述瑪麗·科爾文Marie Colvin過世前十一年進入南亞、北非、中東戰區採訪報導的危險紛亂生活,深刻描繪Marie Colvin因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所受的苦,深刻譜寫出這位戰地女記者的非凡人生。

 

找羅莎蒙·派克Rosamund Pike(裴淳華)飾演瑪麗·科爾文Marie Colvin是正確的決定,菸酒不離手的率性、錄音機和筆電不離身的敬業,塑造出鮮明特色,Rosamund PikeMarie的果敢堅韌與脆弱性格表現恰如其分,看得出她所付出的努力。

 

裴淳華近年演了中東戰爭議題影片《高壓行動Beirut》、《恩德培行動7 Days in ENTEBBE》和《私人戰爭A Private War》都有出色表現,也期待的下一部作品。 

 269.jpg  

 

傑米·道南Jamie Dornan2016年的《雅多維爾圍城戰》演出精湛,今年在電視劇《死亡與夜鶯Death and Nightingales》與電影《羅賓漢崛起 Robin Hood 》裡都詮釋亦正亦邪的人物,但不知怎的總覺得演技並沒有hold住,所幸此片他飾演記者東尼Tony Shaw發揮得還不錯,看來他與戰爭片的tempo頗合拍的。

 263.jpg  

 

史丹利·圖奇Stanley Tucci已榮登女主角老公的最佳人選XD,《判決The Children Act 》如是,本片亦然。

 

2005年電影《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 》中就認識飾演牧師Mr. Collins的湯姆·荷蘭德Tom Hollander(羅莎蒙·派克飾演班奈特家的大姊)最近則在電視電影《蒙上你的眼Bird Box》看到他,本片飾演報紙主編尚恩Sean,具有擔負社會責任的嚴肅感,但少了伶牙俐嘴又叨念的表演竟讓人有些懷念~

 

 270.jpg  

 

導演試圖重現Marie的戰地記者生涯,因此Marie輾轉奔走於多個地點,她的生活和思緒也在過去與現在、現實與虛幻及夢境中切換,劇情以2012年敘利亞的霍姆斯為時間基準點,之後大多依照時間順敘,視角雖多元但稍顯凌亂。而劇中出現諸多與中東戰事相關的地名、人名、組織,這些名稱對於中東歷史不熟悉者其實頗難消化。

 273.jpg  

 

此片拍攝用心,主要角色的哲思語錄啟迪人心,故事也有始有終,令我納悶的是看Marie出生入死卻沒有感同身受的緊張氣息,當她和攝影記者保羅·康羅伊Paul Conroy為熟識記者Norman(科里·強生Corey Johnson與戰死民眾雙雙掉淚時也未能隨之悲傷。

 

思索良久,或許是橫跨2001-2012年的故事軸距拉得太長,出現Marie炸傷左眼、找挖土機挖掘海珊暴政下的萬人塚等橋段都有些像紀錄片,受難民眾的經歷亦少有讓人聚焦與入戲的情感醞釀,很遺憾自己較難產生共鳴。 

 268.jpg  

 

出生於美國紐約的Marie Colvin1985年到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擔任記者,1986年被外派到利比亞訪問獨裁領導者格達費Gaddafi,開啟她的戰地記者生涯。Marie2001年和2010年曾獲得「英國新聞獎British Press Award」的年度駐外記者International of the year,表彰她的大我精神。

 

影片展演2001--2012年間Marie參與的戰區重要紀事:2001年參與斯里蘭卡內戰採訪、2003年到達伊拉克(費盧傑Fallujah)挖掘亂葬崗、2009年報導阿富汗塔利班對平民開火、2010年「阿拉伯之春」揭發利比亞士兵強姦民女之禍、2011年訪問格達費後不久此狂人慘死、2012年在敘利亞霍姆斯遇轟炸而身亡。 

 

265.jpg   

 

其中,2001Marie Colvin(羅莎蒙·派克Rosamund Pike在斯里蘭卡瓦尼時被泰米爾人「猛虎組織」的炸彈擊傷左眼,後來戴上眼罩,成了遊走於中東戰區大無畏的獨眼女俠。

 

2003年在伊拉克結識記者保羅·康羅伊Paul Conroy(傑米·道南Jamie Dornan),兩人相濡以沫相互扶持。2012年,她在風聲鶴唳中勇敢直播敘利亞阿薩德總統背信人民並傷害同胞與混淆國際視聽的惡行,將被隱藏的戰區消息傳送給BBCCNN等新聞台,讓全世界了解當地現況,隔日撤退時則不幸被火箭彈擊中死亡。

 

267.jpg   

 

為了採訪戰場真相,Marie Colvin犧牲倫敦的平穩生活一次次走向戰區,丈夫只能看她一直出遠門,感無法維繫致使兩人離婚。情感失了根讓Marie更寄情於工作,在伊拉克她與一夜情記者床戲中交織著慘烈戰情報導一幕,讓人震撼與唏噓。

 

Marie的足跡在中東戰地與英國倫敦間流轉,Marie的生活在險惡戰區與尋常城市間轉換,Marie Colvin如上了癮般飛蛾撲火,直到戰場創傷把她鎖在回憶裡讓她走不出來。最後,就算住在安全的倫敦,Marie的思緒、夢境也被戰爭的殘酷暴虐(自己眼耳受傷、死亡的中東少女)所桎梏而不得安寧。

 

262.jpg   

 

Marie Colvin一生經歷過的戰爭場面比軍人還多,她的身心靈也面臨一場場自我交戰,這場內心的靈魂的私人戰爭永無止息。讓人敬重的是她可以隨時離開戰場回到舒適圈,但她卻選擇留下來,找到一筆筆殺戮背後的殘忍算計,報導一個個避人眼目的驚人真相。

 

264.jpg   

 

要這個地球停止戰爭,可能要等到世界末日那天吧!許多戰爭國彼此之間打仗的時間延宕過久,久到已經跟當初興起戰爭的原因(爭民權民主自由、扶植當地政權)無關了,早已背離初始作戰所為何來。再者,如Marie所言,征戰國的政府或首領並不覺得戰爭恐怖,因為他們不像老百姓會在戰爭中受傷或者被殺害,他們難以感受「失去」的痛苦。

 

271.jpg   

 

戰區的父母承受無止境的恐懼,不知幼小兒女能否活到明天;戰區的女孩害怕遭受蹂躪;戰區的男孩提槍上陣,提早承受成人的責任…戰區平民無法在安定中追求幸福。Marie在意的是戰場上無辜無助又悲痛的民眾,在戰區,不管她多害怕也只能一步一步走下去,要如實記下百姓的苦難,對掌權者說出真相,並讓在安全國度的人民了解戰區真實面。

 

 274.jpg  

 

「如果內心恐懼的話,就永遠到不了你要去的地方。而我是去了這些地方,才開始感到恐懼。」Marie Colvin擁有讓大家停下腳步關心世界時勢的天賦,戰場是她的夢魘卻也是讓她覺得最正常與自在的地方,深入戰區報導戰地新聞是她的畢身任務,而Marie盡心盡責演繹了戰爭證人的天命。

 

 275.jpg  

arrow
arrow

    Emi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