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jpg  

以黑人為主題的書或電影其實不少:《梅崗城故事》、《決殺令》、《紫色姊妹花》、《與魔鬼共騎》、《光榮戰役》、《林肯》……這些作品常常有南北戰爭作為背景;但以黑人婦女幫傭為主題則不多,此書算是個中翹楚。作者凱瑟琳史托基特Kathryn Stockett生長於美國密西西比州傑克森市,小時候家中也有黑人幫傭荻米崔,荻米崔服侍作者一家三代三十多年,作者與之情感深厚,醞釀了寫此書的動機。



本書即以1960年代密西西比州傑克森市黑人幫傭與白人雇主之間的關係為架構,闡述在種族主義之下,黑人雖脫離了奴隸的身分,但在當時社會中的地位仍很低賤,僅能從事以勞力為主的工作,並且常常過著沒有尊嚴沒有自我的生活,僅為求生存而努力活著。

 

在被白人全方位的統治之下,黑人幫傭即使受到許多不人道的待遇,但她們仍能謹守本分為雇主效勞,小說即為這些可敬的婦女發聲,並傳達一個重要的理念:「白人婦女雇主與黑人婦女幫傭只是兩個人,這兩者之間並沒有那麼多不同。遠遠不如我們想像中的不同。人類的偏見與歧視往往來自於性格的盲目與傲慢。

 

小說以三位女性的視角交叉敘述她們的想法與做法,以及圍繞在她們之中人、事、物的演變。一位是性情溫和、人格高尚,大學畢業後想當作家的白人女性尤吉妮菲蘭,書中稱之為史基特小姐;一位是虔誠理性、聰明又包容性高的黑人幫傭愛比琳,她從年輕到五十多歲,為不同的白人雇主帶大了18位孩子;另一位是生養了五個孩子,廚藝高超、性情真誠卻脾氣火爆的黑人幫傭米妮。



史基特小姐有獨特思想,不從善如流,當她的朋友都一一嫁為人婦時,她仍不以嫁個老公為志向,一心只想學以致用當個記者或作家。在她尋尋覓覓值得探討的議題時,強烈思念著如母親般恩惠深重卻不告而別的家中黑人幫傭康絲坦丁,並在此時發現她的朋友對待家中幫傭的方式傲慢甚至惡劣,於是激起她想探討傑克森市黑人幫傭與白人雇主之間關係的想法。



這在當時黑人毫無人權動輒得咎的社會是冒險的想法與做法,尤其在傑克森市更為嚴重,因為許多爭人權的黑人在傑克森市被暗地裡處以可怕的私刑,甚至有一位德高望重的「有色人種協進會」聯絡人就在自家門前被槍殺。這種種讓人髮指的事件激起了多數黑人心中的憤恨,凝聚了無比的勇氣與白人抗爭,影響所及,連黑人女性幫傭都不再沉默。

 

此時,一位黑人幫傭被苛刻雇主誣告而被處以極刑,讓人心更沸騰,自願說出在白人家庭幫傭的際遇與心境。在因緣際會之下,史基特和愛比琳與米妮相識、相知、相惜,共同促成此本書的誕生。書中雖大部分提到白人太太勢利、虛偽、自私、自傲的一面,但其實仍不乏心地純真,充滿感激而待女傭如家人的白人好雇主,所以才有如史基特小姐這樣主動為幫傭爭取權益的善良白人。



*電影以黑人幫傭愛比琳Aibileen Clark(薇拉‧戴維絲 Viola Davis飾演)旁白的方式娓娓道出整個故事。1920年代,密西西比州傑克森市的白人家庭大多雇請黑人婦女在家幫傭,這些幫傭除了要料理全部家務,還要照顧幼兒。而白人太太們則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逛街、打牌、參加婦女會她們對於幾乎已成為全家運作樞紐的黑人幫傭卻感激者少,心懷歧見者居多,甚至以避免傳播病菌給白人家庭為由,刻意將黑人幫傭的廁所蓋在屋外。

 

這種歧視的行為造成黑白之間的對立,也使得剛從大學畢業,性情耿直是非分明,滿懷當記者與作家抱負的白人女性史基特小姐Eugenia 'Skeeter' Phelan(艾瑪‧史東 Emma Stone飾演)再也無法坐視不管,她想邀集愛比琳傾訴在白人家庭工作的甘苦談,並計畫匯集黑人幫傭們的訪談稿寫成一本書,讓大眾正視此一嚴重現象。



一開始,愛比琳認為她的作風太大膽,簡直形同自我毀滅行為而不肯答應。但後來由於一位白人太太希莉Hilly Holbrook的作為太苛刻、乖張與無情,讓喪子後能漸漸拋棄層層意識枷鎖的愛比琳終於同意,同時也說服了好友米妮Minny Jackson(奧塔薇亞‧史班森 Octavia Spencer飾演)一起加入訪談的行列。之後,又有更多的黑人幫傭自願加入,終於完成了《The Help幫手》一書。

 

92.jpg 

 


影片中的人權議題雖沉重,但導演加入了溫馨趣味元素營造出幽默感人的風格。如:白人太太西麗雅Celia Foote與米妮之間的爆笑對話、米妮對白人太太希莉進行復仇所烘焙的加味巧克力派、愛比琳對雇主小女孩真誠充沛的愛、史基特小姐少女時與黑人幫傭康絲坦丁之間的溫情,讓人觀影時刻跟隨這些姊妹或笑或泣,暢快淋漓。



片中的三位主要女演員Viola DavisEmma StoneOctavia Spencer表現不凡,整齣影片流暢自然、溫暖動人;其他如飾演希莉與她的母親的女演員也有畫龍點睛的魅力。反而是片中的男性演員,沒一個留下深刻印象,好像誰來演都可以啊XD!



*有時間最好還是能看看原著,女性人物性格的塑造較完整。(男人幾乎都為扁平性人物,書名《幫手》翻譯為《姊妹》還頗貼切)書中探討的議題也比較多元。 如:書中白人雇主將孩子交由黑人幫傭照顧,自己反而都不知道如何愛自己的孩子;媽媽或老師從小就灌輸孩子錯誤的觀念,孩子就變成錯誤觀念的奉行者;鄙視社區中黑人幫傭的白人女性,卻募集民生用品送給千里之外的非洲黑人這不是矛盾嗎?照顧你家人的黑人你排擠他,卻去關懷你完全不認識的黑人。這種偏見與階級意識也是大多數白人的優越感造成。



*一個人如果從小就一直被灌輸某種思想,那麼長大後,他就會對此思想深信不疑。黑人的奴役性格源自於祖先,因此世世代代的黑人就認為自己是奴隸,要來人世間侍候白人,要來受苦。要改變這樣根深蒂固的想法其實很難,所以具有清澈思想並有反動性格的先鋒者更顯得重要非凡,這些革命家經歷了重重困苦與磨難,終於將自由帶給他們的子孫或同胞。小說中的三位婦女雖僅僅是密西西比州傑克森市的小人物,但她們勇敢踏出的這一步,即把勇氣傳給許許多多人,延續了平凡卻偉大的力量。

 

 

 

 

arrow
arrow

    Emi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