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雖是本青少年小說,卻探討了極深刻的生命哲理。藉由找尋一個女孩的實質歷程,完成了內心對自我與人生價值的追尋。
生長環境、家庭背景、父母、朋友、性格與成長中遭遇到的事件…都是形塑一個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的重要元素。故事中即將高中畢業的青少年昆汀與青少女瑪歌,兩人從小就相識、住同一個社區、讀同一所學校,有相互認識的師長與同學,而兩人對於未來對於事情的想法看法大異其趣,經由這兩位主角與好朋友之間的互動,對於「自我認同」與「生命意義」有了更豐富層面的解讀。
◎故事
昆汀從小就喜歡瑪歌,雖然成長期間兩人漸行漸遠,卻一點也不影響瑪歌在昆汀心中崇高的地位。高中畢業前的某一晚,瑪歌突然出現在昆汀的臥室窗外,她邀集昆汀和她去進行一系列報復行動。原本對此提議意興闌珊而半推半就的昆汀,卻在這些不太尋常的復仇行止中得到前所未有的暢快感。經過這一晚,昆汀以為他與瑪歌能再度拉近彼此間的距離,但,隔天,瑪歌離家出走,行跡石沉大海。
瑪歌離去前留下了線索,昆汀如同接收到心靈的召喚般,每分每秒都在思索這些線索代表的意義。他得到好朋友拉達與班的協助,又加入瑪歌朋友蕾西的女性建議,漸漸釐清瑪歌所布置的謎團。一天,昆汀終於找到「紙上城市」阿格羅,確定瑪歌的所在地,昆汀一行人即刻奔向紐約這個原本不存在的地點。
分秒必爭的奔馳在州際道路上,費了一番功夫,還與死神擦身而過的昆汀,是否能找到瑪歌?見到瑪歌後,是否能帶回瑪歌?兩人的命運又將產生甚麼變化呢?
◎原著內涵
《紙上城市Paper Towns》出版於2008年,作者約翰‧葛林John Green。此作者於2012年創作的《生命中的美好缺憾The Fault in Our Stars 》已於2014年改編成電影,帶給大家許多美好的感受。《紙上城市》與《生命中的美好缺憾》一書的風格相似之處在於塑造了一位個性鮮明獨立的女孩、一位溫暖多情的男孩,兩人給予彼此成長路途中珍貴的陪伴。
「紙上城市」在書中有兩個涵義,一是指因眾多因素而沒有完工的「虛擬社區」,另一則指為保護地圖版權而刻意在地圖上創造出「虛構的城市」,以此紙上城市作為版權陷阱。
全書分為序幕、第一章「線」、第二章「草地」和第三章「船艦」。序幕中昆汀與瑪歌九歲時在公園看到一具自殺身亡的屍體,瑪歌在那麼小的年齡就對這位自殺先生做出「也許因為他體內每根線都斷了」的自殺原因評論,這句話讓昆汀在成長期間不停思索。這個事件帶來的影響延續到兩人的青春期,這個事件也激盪出兩人對生命價值的思維。
第一章,瑪歌偕同昆汀進行復仇超級任務的設定十足吸引人,詼諧幽默語調更令人莞爾。第二章,昆汀從不齊全的線索中找尋離家出走的瑪歌。第三章,昆汀與好友找到瑪歌,為成長歷程留下不可磨滅印記。
由於是給青少年閱讀的小說,作者將想表達的主旨與思維清清楚楚的展現,無隱晦不明或不知其所以然的觀點。但,作者為了讓故事的懸疑性與瑪歌率性的性格並存以製造高潮,後段「昆汀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找到瑪歌時,瑪歌一副詫異昆汀會找到她,並且堅持自己並未刻意留下線索」的敘述與安排,就我而言,其實有點破壞了這本小說鋪陳的旋律與節奏了。
◎追尋復追尋
1.追求理想幻影
有一種喜歡與愛戀是從年紀很小就開始的,昆汀喜愛瑪歌的感覺就是如此強烈。兒童時期,瑪歌在昆汀眼中是「上帝最傑出的創造物」,那種不可自拔的迷戀一直延續到高中。過了兒童期後的多年時光,兩人也各自有交往其他男女朋友的經歷,但,只要有瑪歌出現的場合,昆汀的眼神就如雷達鎖定目標般跟隨著瑪歌,昆汀無條件欣賞著愛慕著瑪歌。
在慣性的環境中與同樣的人相處一久,容易產生固著的觀念,認為親人、同學、朋友或自己就是心中所刻畫模樣;此外,也常加入自己的想法來塑造其形象,於是,現實與想像所造成的距離越形擴大,幾乎形成一道鴻溝難以跨越。昆汀便將自己對女性的所有理想化觀點一層一層披於瑪歌的身上,形塑了完美缺無懈可擊的瑪歌。「你絕對不能把一個人過份理想化,否則一定會遭到背叛。」這是昆汀尋找瑪歌過程中得到的結論。瑪歌也是個和你我一樣有各種情緒會傷心難過會自私耍任性的平凡女孩啊!錯誤的期待帶來心痛的失落。
2.尋求心靈自由
父母輕忽的漠然與權威的管教,同學間虛偽浮華的相處模式,讓思想早熟的瑪歌內心寂寞傷懷。瑪歌渴望徹底離開(奧蘭多市、家庭、父母、同學)以獲得人生真正自由的掌控權。
瑪歌青春美麗又聰明,是同學心目中的女神,但在她的心智中,她穿得漂亮新潮、酷炫處事性格,也只不過在扮演著隨波逐流庸俗的女孩,是個毫無生命力的紙片女孩。
自知無法永遠維持別人心中美好的形象,無法為別人而活。瑪歌想擺脫這般平淡無奇缺乏真實性的人生,從高中時期就開始策畫離家出走去旅行,去體驗真正的生活,去成為真實的女孩。選阿格羅這個紙上城市是因為自己就是個紙片女孩,而原本虛假的紙上城市阿格羅竟成為真實地點,觸發瑪歌把阿格羅當成「成為真實女孩」的起始點。
但,是否每個青少年嚮往自由離家出走後就真的找到真正的自由了呢?書中一位警察的觀點值得深思。這些嚮往自由的孩子離開家後如隨風飄散的氣球,或許降落在加拿大的某一小城市,在某一間咖啡館當女侍,為某一個可悲混蛋倒了三十年的咖啡。也或許,這些氣球再也無法降落。
年紀輕思想不夠圓融經驗不夠充足,所嚮往的絕對自由人生是很難完美達成的。離開原生地到達異鄉得到一種自由,卻可能在另一個地方為了生存箝制了自由。
3.找尋瑪歌
瑪歌離家出走後,他的父母歇斯底里抱怨卻又漠不關心,讓昆汀生氣並憐憫瑪歌,下定決心一定要找到她。原本,昆汀以為瑪歌在一個紙上城市的虛擬社區自殺,後來,確定瑪歌到達地圖的紙上城市阿格羅。
整本小說的謎題與線索架構於美國詩人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1892)於1855年出版的詩集《草葉集Leaves of Grass》作品,昆汀反覆閱讀其中〈自我之歌〉篇章,不停思索瑪歌特別畫線的句子其重點之所在,就在朋友相助緩慢抽絲剝繭下帶來重大進展。
在有限的時間內要找到瑪歌,昆汀有拉達、班與蕾西三位同學幫忙才完成此困難使命。「萬用百科」撰寫者拉達知識常識豐富、冷靜、理性,擅用3C產品評估旅途風險,將他們開車到達紐約所需行經的道路、需加油補充食物的地點、需駕駛的速度全部加以考量,進行了一場十足科學化精密的旅程,讓人佩服。
4.追尋自我
昆汀找到瑪歌時,他對於發生在自殺先生身上,發生在瑪歌與自己身上的種種成長經歷已有更圓融的想法:可以想像我們身體是由許多線組成,但你我並不像線那般脆弱;我們同時也像草葉彼此產生了連結,但你我是同一株植物上的不同嫩芽,所以我不能變成妳,妳也不能變成我。
我們經歷著有人離開、有人不愛、有人不瞭解的種種痛苦,猶如船身出現破洞而逐漸下沉的船隻,但在毀滅之前仍有一段值得珍惜的時間,在這段時間我們從破洞中看到彼此的內心、真實的形象。
因此,成長雖充滿不可預期的傷痛苦惱,卻不是一無是處,就是因為這些不快樂的歷程才鍛鍊出更堅毅的性格,淬鍊出更成熟的思想。
昆汀從瑪歌留下的線索開始尋找她,一步步摸索、一遍遍思考、一次次與自己對話。過程中,昆汀不斷拼湊著瑪歌的真實樣貌,也對自我的本質有更多的認識;他漸漸釐清存在於瑪歌與自己本身性格的模糊地帶,揮散想像的迷霧,看到真正的瑪歌與自己。
青少年時期藉由同儕相處、團隊活動、閱讀…等過程可以確立目標、興趣、志向,進而認識自我。昆汀追尋瑪歌蹤跡時也完成自我的追尋。
◎悲歡歲月的自我之歌
昆汀與瑪歌性格南轅北轍,瑪歌好冒險,昆汀愛安定,能在日復一日的無聊中自處。兩人對人生進程與未來分持不同觀點,瑪歌不想走大家都在走的路(上大學、就業、結婚),昆汀認為就算走大家都走的路也能有一番不錯的滋味,遇到不同人事物就能看到不一樣的人生風景。兩人的想法對比,但無對錯之別。
我個人也極討厭打破生活常軌秩序的事,所以能夠理解昆汀在「悶」中得到的快樂。但我同時也明確的感受到這種在軌道上安然運行的想法是無法體悟真實人生的,因此,非常佩服瑪歌突破框架的勇氣。
《草葉集》謎題線索,經由英文老師所論「詩集中〈自我之歌〉這首詩其實在談人與人的關係—每一個人都來自同樣的根源,就像草葉一樣」,給予昆汀新的啟發:每個人雖是獨立個體,但其實如草葉般在土壤下根部緊緊交錯相連,彼此之間一定會產生實質或精神上的關聯。昆汀學習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生命,明白「人生是神聖且具有價值」的。
這是一趟可貴的探索旅程,藉由追尋瑪歌,昆汀拼貼了生命版圖中一個很重要的區域。居住於如紙上城市般的紙片男孩,在上大學前一刻受到生命的震撼洗禮,為他的人生開拓更廣更遠的美麗視野。結局昆汀與瑪歌沒有在一起,然兩人心靈世界已相通,有朝一日他們一定會再相遇、相知甚至相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