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jpg 

 

這是一本登山的報導文學,貫穿此書的故事主軸是1996年美國、紐西蘭登山隊與其他各國登山隊攀登聖母峰時遇到大型山難前後的登山歷程。特別的是,作者Jon不是採訪登山者資訊的二手資料記者,他本人也在此次的登山活動中,親身面臨此場世紀暴風雪的降臨,親眼所見優異登山領隊與登山者的悲慘罹難。

 

1852年,印度測量局加爾各答分署的孟加拉籍計算員席克達測量出三年前命名為「第十五號峰」的那座山為「世界上最高的山」,其高出海平面8840公尺(後以更精良算法測為8848公尺),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與尼泊爾邊界上的喜馬拉雅山脈1865年,印度總測量官以他所推崇的測量官喬治‧艾佛勒斯George Everest為此高峰命名為「艾佛勒斯峰Everest」;住在山北的西藏人稱之為「珠穆朗瑪峰」,有「大地之母」含意;住在山南的尼泊爾人稱之為「薩伽瑪塔峰」,意即「天空女神」;台灣一般則以聖母峰稱之。

 

 047.jpg  

 

登山歷史記載第一批成功於聖母峰攀頂的是19535月29日來自於英國的登山隊隊員艾德蒙‧希拉瑞Edmund Hillary與雪巴嚮導丹增‧諾蓋Tenzing Norgay,此後,一群群受高峰召喚,癡迷於登山活動的登山家便前仆後繼以登上聖母峰為畢生志業。19785月,義大利登山家梅斯納和奧地利搭檔哈伯勒「無氧」攀登聖母峰,被推崇為是真正的聖母峰登頂登山家。

 

作者Jon在書中不僅僅敘述1996年眾多登山愛好者攀登聖母峰的艱苦歷程,在不同篇章中,1920年代以來各國隊伍遠征聖母峰的精采史事皆一併寫入;此外,更將多年來眾多山友的登山事蹟虔敬的敘寫於內,內容豐富但稍顯龐雜紛亂。雖然如此,這些登山客不畏艱難超越高峰與超越自己的不屈不撓精神都是典範。因為個人對爬山旅行缺乏經歷,閱讀速度相對緩慢,但,悠緩的閱讀中,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登山瑣事於不期然中映如眼簾時,卻後勁十足並讓人深深感動。 

 

在險惡山形,想法純真兼能力不足的山友遇到危險的可能性將大幅提升,而保護個人的安全已要耗費極大心神,若要再花費精神與力氣去救援,無異會讓更多山友危及生命。所以,登高山可不是靠雄心萬丈即可成行,萬全的準備與訓練是最基本的守則。

 

048.jpg   

 

攀登高山的活動一開始是由登山客憑著毅力與熱忱為之,但之後發展為一種商業活動,由熟悉登山要領的頂尖登山家擔任嚮導,帶領懷有登山夢的民眾掀開頂峰神秘面紗一窺巨山真實風貌。1996年,Jon參加的是由羅勃‧霍爾Rob Hall領軍的紐西蘭冒險顧問遠征隊Jon由《戶外Outside》雜誌社為其支付六萬五千美元)。參加商業的登山隊收費並不便宜,但嚮導除去所有人事開支之外所得少得可憐,此外還須負責所有登山客的安全以及登山途中大大小小無法預知的意外事件。登高山常見的身體不適:高山症、腸胃炎、頭痛、凍傷、感冒、高山肺水腫、腦水腫…常常一輕忽就喪命,此外,肌肉與皮下脂肪迅速減少,身體變得更虛弱。攀峰途中任何一件事出錯都將成為生死殊戰,領隊、嚮導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登山活動須具備冒險犯難精神,非常值得尊敬。然而登一座高山所需準備的器具、花費的金錢、消耗的時間與體力是相當可觀的,在此值得稱頌的行動背後,許多登山客常因家人的無法理解、無法承受分離、無法負荷壓力,讓家庭關係瀕臨崩盤。這些頂尖登山者風光攻頂的背後,有許多讓人唏噓的故事。

 

除了依靠經驗豐富的登山嚮導攀登聖母峰還需仰賴尼泊爾雪巴族的雪巴人,他們是山民,後來成為遠征聖母峰登山客的重要助手。他們做的事情繁多,許多技術性的、勞動性的工作都由雪巴人包辦。霍爾對雪巴人充滿尊敬與愛戴,Jon在書中對幾位雪巴人也有深刻的描述。

 

閱讀此書才明白攀登聖母峰和平時登山的過程不同,不是一路往上攀爬,而須有一套完善的體能與耐力訓練。首先,大家先抵達位於標高5365公尺的基地營,基地營往上每隔600公尺左右有一個營地,雪巴人會建立四個營地(一號營5944m、二號營6492m、三號營7315m四號營7925m。7620m以上稱之為“死亡地帶”,登山客攻頂之前必須反覆上下來回此四個營地之間以適應高度與溫度,然後預計一個月後從最高的四號營攻頂。實際上,Jon坦言攀登聖母峰這座世界屋脊是非常辛苦暨痛苦的一段旅程,絕非大家想像那麼帥氣風光,過程也難以和愜意搭上邊。

 

 049.jpg  

 

攀登聖母峰,除了需適應險惡高山低溫、稀薄氧氣,還須克服冰河、冰隙、冰瀑等地形,學習使用冰斧、冰爪和攀繩,每一次的穿越與攀爬都是與生命搏鬥的樂章。越往高處,身體出現狀況的機率越高,情緒上、精神上與生理上都可能不勝負荷而出現大問題,如:頭腦不清晰、語無倫次、舉止怪異、無法移動…彷彿到了外星球成了另一種可怕的生物。許多嚮往攀登高峰的登山客為了一嘗攻頂宿願,無視於天氣的惡劣、技術的不足與身體的虛弱,一心一意一定要往上爬,最終參與的可能就是死神的見面大會。但是,這種義無反顧的勇氣又是多麼讓人佩服與敬仰啊!

 

高山令人崇敬,而登山過程潛藏眾多危機,須步步為營,許多看起來不嚴重的小事慢慢累積,最後會構成危險的總體Jon攻頂時絲毫不敢大意,他最後終於攀登世界屋頂--聖母峰頂端,但因為疲累不堪,拍幾張相片停留不久就即刻下山,趕在天黑之前下山到營地休息更是分秒必爭的要事。

 

然而,眾人對暴風雪來臨之前的寧靜一無所知,繼續原定的攻頂行程,Jon下山到四號營地時已接近晚上七點,他進入營地後虛脫了,過了幾小時後才知道有十九人被暴風雪困在山上掙扎著求生。暴風雪轉強為颶風,使得從峰頂下山來的山友找不到營地的正確位置,幾人因此身亡,另外,美國的領隊史考特‧費雪Scott Fischer和紐西蘭領隊霍爾也深陷於暴風雪中,受到死神召喚此次山難共奪走十二條寶貴性命。

 

 046.jpg  

 

Jon以沉痛心情於1996年11月寫下這段攀登聖母峰的歷程,為了報導能詳實,他同時訪談多位同年攀登的登山客以呈現可靠資訊。這場災難造成的悲劇,成為Jon與多名登山客家屬心中不可抹滅的巨大傷痛。我在閱讀中也不自覺溼潤了眼眶。

 

登山的迷人之處是甚麼呢?讓人願意花費金錢並拿生命作為賭注奮不顧身的去攀登一座座高峰。除了廣告詞所言「實現冒險的渴望」外,高山的神祕氣息令人神魂顛倒,征服高峰的快意與成就感,成就“登高山而小天下”的凌雲壯志,才是無比魅惑人心之處,而那般非凡的自我實現之美,瑰麗耀眼!

 

 

 

 

arrow
arrow

    Emi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